本文摘要:2月14日,白玉华在巡护一片杂生林,路上积雪已经过膝。
2月14日,白玉华在巡护一片杂生林,路上积雪已经过膝。记者刘磊摄大年三十下午4点多,内蒙古阿尔山市林业局杜拉尔沟管护站孤单地安卧在林海深处的一块平地上,天淡云薄,林海茫茫。53岁的白玉华走出管护站,看了一眼天,晚上又要下雪了。
他自言自语,转身往火炉内添了几块煤。今年阿尔山比往年更冷,外面零下近30摄氏度,在这间30多平方米的管护站里,烧着火墙和炕,但依然手脚冰凉。
白玉华从事森林管护工作28年,今年除夕,白玉华又要一个人在管护站度过。这是他第18个一个人的除夕夜。
5点半,夜幕降临,白玉华在屋子里点亮了蜡烛。杜拉尔沟管护站距离中蒙边境线20公里,方圆约百里内,这是唯一能看到的亮光。因为偏远,这里仍没有通上电。
在微弱的烛光下,白玉华忙着为自己做年夜饭。林区管护站的工作人员没有节假日,即使春节也需要有人值守岗位。白玉华是这座管护站的站长,算上他一共有5个人,负责165平方公里的森林管护工作,每天每个人都要步行巡护10多公里。一年忙下来,大家都盼着除夕团圆,今年白玉华又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他给妻子做工作:我不值班,那让林子空着?我作为站长值班不站出来,那同事怎么看我?烛光摇曳,白玉华一一清洗冻白菜、土豆和鲜肉,这是他年夜饭的所有食材。这几天喝水成了问题,用的水是他从20公里之外的河沟中凿取的冰块。两天前,站上的柴油发电机坏了,不能抽取井水。
大雪封山,车行困难,机器无法维修。这机器也知道过年给自己放假。白玉华苦笑地摇摇头说。28年的森林管护工作,白玉华住过冬天透风、夏天渗水的房子。
现在这个管护站几年前翻修成砖瓦结构,寒冷里有点暖和气儿,手机也有了2G信号,白玉华很满意。点蜡烛,凿冰块,喝雪水,这些对于长年在林区生活的白玉华来说,都是稀松平常事。白玉华切着土豆,火炉上煮着的肉汤已经沸腾。
他赶紧将土豆、海带放进汤内一起煮。时过傍晚6点,天已漆黑,银灰色的林海连绵朦胧,寂静无声。
烛光和炉火将屋子映得通红,仿佛给寒冷的大地增添一份暖意。红红的炉火,映照着白玉华的鬓角白发,额头皱纹也更深了。1990年退伍复原回家,白玉华可以选择分配到银行、工商局等工作环境更舒适的岗位,但他执意要做管护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单位遇到资金困难,期间,杜拉尔林场15个管护员走了三分之一。白玉华也有机会调走,但最后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咱当过兵的啥困难都能克服。白玉华嘀咕着,尝了一口热汤,咂吧一下嘴,转过身抓一把盐放了进去。
辛苦赶不走,困难吓不倒,但毁林却刺痛他的心。2009年夏季的一天,他和同事在巡护山林时,突然发现20多棵白桦树只剩下了树桩。他们立即报警,最终将盗伐者绳之以法。
我恨不得上去扇他两耳光。白玉华十分痛心,这些树都是在他们20多年一天天的看护中慢慢长大的。晚上6点半,锅里沸腾不止,菜香味、油烟味、热气满溢房间。
白玉华弯着腰,就着光,用筷子夹了一下土豆,已经炖熟了。他转身拿出一个铁盆,把一锅炖菜装进去。年夜饭做好了:一个炖菜,一盘速冻饺子。
白玉华坐在炕上,桌子摆在炕边,蜡烛放在高处,能看清铁盆里的炖菜。吃年夜饭前,他给妻子拨通了电话。他说:我这头挺好,你和孩子好吧?妻子说:好呢,等着你初八回来团圆。
三言两语挂了电话,白玉华嘴角露出了微笑。想起家人,这位坚强的汉子禁不住喉咙哽咽,眼睛湿润。2006年11月,阿尔山已经下了几场雪。白玉华的父亲突发疾病住院。
那时通信条件不好,加上大雪封山,半个月之后,白玉华才知道这件事。赶往医院时,父亲已经病危,不能开口说话。在家里,都是妻子照顾老人孩子,打理家里家外。
女儿从初中开始便去了离家近三百公里的寄宿学校上学。聚少离多,家里面唯一一张全家福,是他和妻子送女儿上大学时拍的一张合影。
今年女儿想让父母去她的工作地西安过年,但是白玉华走不开,林子要人看守,最后女儿还是回家和母亲、姥姥一起过年。晚上8点,屋外飘起了雪花,林海阒然无声。多静的林子呀,又是一年啊。
白玉华喃喃道,春天一来,花儿一开,它们又要撒欢了。(记者刘磊张晟)。
本文来源:半岛·BOB官方网站-www.ivyid.com